作者:襄阳广播电视台 4月28日,央视农业农村频道《中国三农报道》栏目播出了《湖北襄阳:大球盖菇迎上市 稻菇轮作益处多》 ![]() 湖北省襄阳市近年来通过示范推广稻菇轮作生态循环高效种植模式,发展食用菌产业,既保护了耕地,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,又增加了农民种植综合收益。 这几天,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的村民正忙着采收大球盖菇。村民孟安忠家去年试种了一亩多大球盖菇,收入相当可观。 襄州区张家集镇何岗村村民孟安忠:一亩地收个大几千元钱,(菇收了)照常插水稻秋季水稻一亩地又搞一两千元钱收入还是不小的。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,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,是襄阳市近两年主推的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项目。村民每年一季水稻收割完,在冬闲田利用水稻秸秆来种植大球盖菇,次年2月至5月中旬出菇,不耽误水稻生产,又多了份种粮以外的收入。 ![]() ![]()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 王文建:种植大球盖菇每亩产量可以达到5000斤,最高的产量甚至到七八千斤,按照我们目前的地头价格最低每斤批发在3元钱以上,亩平均效益在5000元左右。 大球盖菇属于草腐型食用菌,种植大球盖菇可以消耗农作物秸秆,菌渣腐熟还田,可改良土壤,增加肥力,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,实现循环利用、节本增效。 ![]() ![]()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食作物站站长 齐森林:一亩大球盖菇能消耗10亩地秸秆,压低了一些病虫害基数(秸秆)腐熟以后还田,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,提高了下一季作物的品质和产量,肥料减少50%以上,(水稻)产量提高了5%以上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 王文建:水稻的种植我们可以节省化肥的用量,包括农药的用量、人工的开支,每亩可以节本增效240元。 ![]() ![]() 襄阳市自2017年引进种植大球盖菇以来,目前已在全市示范推广种植960亩,消耗秸秆近5000吨。 (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) 来源:襄阳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:孙亚雯 编发:李艳 | 编辑:汪嘉丽 责编:梁龙 | 审核:程钰 |
GMT+8, 2023-6-10 02:38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Designed by ARTERY.cn